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伦有这样一个观点:
消费主义实质上一种囚徒困境……社会整体更加富有,消费者行为日益具有军备竞赛的结构特点。
奢侈品的消费某种意义上就是军备竞赛。不过,在大环境普遍遇冷的情况下,奢侈品品牌日子也不好过了。
4月初,英国奢侈品牌巴宝莉位于上海尚嘉中心的旗舰店关闭门店。有媒体解读称,这是巴宝莉在中国大撤退的标志性事件。某些媒体甚至据此认为,上海尚嘉中心旗舰店见证了巴宝莉在中国由盛转衰。
坦率说,媒体对此产生了很大的误读。与其说是大撤退,我更愿意说这是红军在1934年10月开始的“战略转移”。
如果去仔细阅读Burberry集团发布的三季度业绩报告就会发现,我们想不到的问题太多了——巴宝莉中国区增长带动了整个亚太市场的上扬,巴宝莉在中国的数字化革新也取得了关键成绩。
大环境确实遇冷了,关闭门店也确实是为了成本节约,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巴宝莉衰落了。甚至,在中国关店的巴宝莉正在“偷着笑”。
在截止至2018年12月29日的三季度财报之中,巴宝莉季度可比门店销售额同比增长了1%。这个数据低于分析师的预期,但在如今的大环境中已经算是比较不错的成绩。
“鸡贼”的巴宝莉在这一年以来割掉了两颗“毒瘤”。一颗个门店带来的成本问题,一颗是销毁库存问题带来的社会问题。
在中国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巴宝莉借助微信等社交新渠道,为欧美市场的数字化转型积累了丰富经验。
一
两颗“毒瘤”
如果去看巴宝莉2018年年初发布的2017-2018年财报就会发现,这家公司面临的问题比今天严重多了。财务风险一大把,社会舆论风险同样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