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自媒体 / 师天浩
进入2019年,互联网买菜忽然火热起来。
3月30日,2019阿里本地生活服务生鲜伙伴大会在杭州举办。在发布会上,叮咚买菜与饿了么口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正式成为阿里本地生活生态合作伙伴的一员。另一边,美团买菜在上海试水两个月后,也开始试水北京市场。
“激进独行”的美团买菜
3月底,在上海试验两个月的美团买菜,开始向北京进发,启动了北京天通苑与北苑两大居民区的便民服务测试点,通过在社区设立的集仓储、分拣、配送于一体的”仓店”,为社区居民提供”手机买菜”服务。美团买菜这次的试点,相比之前进军网约车、单车市场时高举高打、大张旗鼓的做法,有些小心翼翼。
一方面小心翼翼,一方面又”激进”的杀入北京市场,美团为什么这么着急?
美团这么做,一方面是由于在股市受压、经营出巨额亏损的状况下,急于寻找新的增长点;另一方面,则是对自己固有”流量思维”的盲目自信。
美团股价承压。3月11日,美团点评披露上市首年的业绩公告。据公告显示:2018年,美团点评交易总额5156亿元,活跃商家总数580万;营业收入652.27亿元,亏损1154.93亿元,在排除优先股等特殊会计处理后,亏损净额为85.17亿元。3月12日,美团点评股价暴跌10.78%,市值蒸发359亿港元。
美团的流量思维。copy用户,商户的基数模式,美团一直在玩。如前所述,美团在各城市都手握大量的外卖中小商户基础,也有大量的终端用户。基于此,美团认为自己能凭借手中的流量”优势”,能帮”买菜”业务找到用户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