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2013 年国家外管局发布首批跨境支付牌照以来,经过 5 年发展,跨境支付行业已进入到一个成熟却又还未饱和的时间点。
看到市场机遇的玩家纷纷加速入场,分食大蛋糕的同时却也暗藏同质化风险,中美贸易风波和监管合规政策又带来不稳定因素,再加上区块链等新数字科技的持续发酵,支付已经成为跨境贸易里最具变数的一环。
12 万亿市场,引来新玩家抢食
雷锋网 AI 金融评论了解到,今年上半年,跨境支付行业迎来一波加速进场期。除了不断入局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外,电商平台也前来抢食。
据悉,今年 6 月,亚马逊官方推出 " 全球收款 " 服务(ACCS),卖家可以使用本地货币接收全球付款,并直接存入卖家的国内银行账户。而拥有考拉海购的网易也在近期宣布旗下第三方支付平台网易支付即将上线跨境收款服务。
业内人士认为,电商平台加入战局,瞄准的是跨境贸易带来的巨大市场潜力。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7 年中国跨境电商整体交易规模达 7.6 万亿元人民币,增速可观,2018 年跨境电商交易规模有望增至 9.0 万亿元。
而据阿里此前数据测算,2020 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有望达到 12 万亿。这背后是巨大的跨境支付需求,以及由此延伸的金融、科技等增值服务需求。
据了解,在此之前,除传统银行和卡组织外,跨境支付市场上主要有四类玩家跑马圈地,依托巨头互联网流量、渠道优势的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具有 B 端行业支付经验的易宝支付、汇付天下、宝付等持牌中小型第三方支付机构,以 PingPong、空中云汇等为代表的非持牌跨境支付方案提供商,以及 PayPal、Worldfirst、Payoneer 等外资支付机构。此次电商平台前后入局,无疑打破了原有的玩家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