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赵鹞先生受邀在“中国金融科技运行报告(2018)”发布会上做金融科技理论研究主旨发言)
(记者:李磊)近几年,随着数字货币的异军突起支付和清算成为了金融界一道独特风景线。在金融科技的美丽图景中有这样一群既能躬身入局从事行业建设,还能从监管、政府的角度深入分析金融行业的每一步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兼具建设性与批判性的学者。赵鹞就是这样一名在金融行业不断深耕创新,身体力行的展现金融人的职责与使命,勇于站在行业前沿、勇于立在历史潮头的探索者。
支付市场重大改革的首倡者
2016年4月,赵鹞在中国权威财经媒体《财新》上发表专栏,首次公开呼吁建设网络平台,服务支付机构跨行支付清算需求,引起社会舆论广泛关注,为最高层决策网联建设做出了学人的贡献。赵鹞通过分析爆发于2007年上半年的美国次贷危机于2008年演变成全球金融危机,得出“支付体系的不健康,不稳定是重要诱因之一”的结论。支付体系作为货币资金转移机制及其相关要素的总和,其安全高效运行对金融体系的稳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如何构建安全稳定的支付体系对于我国同样有着重大意义。
作为社科院支付清算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赵鹞对支付机构通过在银行多头开户实现跨行清算的模式造成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学理分析。他一针见血的指出:“由于各银行机构业务处理平台标准和接口标准不一,造成多头开发、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大,开发和管理难度也大,不利于社会资源的节约和处理效率提高。”深入浅出的点明了研究、规划并建设网联平台的根本初衷和必要性就在于此。
在中央银行引导非银行支付回归本源的大目标下,赵鹞指出:建设网联平台就不仅仅是解决非银行支付机构与银行多头连接的问题,还能将网联平台的建设整合、转换为国家支付体系的巨大优势,这是有着重大战略意义的。
用科技体现“以人为本”
赵鹞认为金融科技具有很好的前景,但金融科技仍有局限性,应该用科技更好地保障与实现人的权利,金融科技要“以人为本”。作为中国政法大学金融创新与互联网金融法制研究中心副秘书长,赵鹞的理论创新研究并非只停留在数据和模型上,还注重将多年的学术成果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解决大众问题,促进社会进步。
条码支付风头正盛,较之于银行卡支付,条码支付具有进入门槛低、推广应用成本小、便于融入各种线上线下场景等优势,但凡事兴一利,必生一弊,赵鹞一阵见血的指出:条码支付的业务与商业优势使得其业务与技术风险都有特殊性,需谨慎对待 。2017年中国政府正式发布《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赵鹞以专家身份为民众解读条码支付新规,保障公众支付权利。
各类新兴的支付方式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有一群人他们仿佛被遗落在支付世界的角落——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特殊人群,甚至有商业机构剥夺他们使用现金支付的合法权利。赵鹞关注到“数字鸿沟”对老年人、弱势群体的负面冲击,2017年8月,首次在国家网信办微信公众号撰文《无现金社会仍旧是开放式问题》,呼吁社会对“无现金社会”要采取谨慎态度,引发社会各方面热烈讨论。赵鹞提醒:“轻现金社会看似技术进步的客观必然,但需要对现金和货币存有敬畏之心”“采用哪种方式支付,消费者拥有自由选择权。电子支付可以广泛存在,但不能消灭现金支付,强势支付方式不能排挤其他支付方式。”
“支付之花”绽放在金融科技的土壤上
赵鹞早些年在传统的金融机构工作,有一段较为独特的金融监管经历。对此,他一直坚持为“传统金融”数字化转型鼓与呼。目前来讲,“传统金融 ”已经使用了各种科技的方法,添加了互联网金融的有益思路,创新开展金融业务,做了不少实实在在的探索。
赵鹞在从业的数十年里始终以辩证的思想面对国内外的金融形势,宏观上对货币与支付的形势有着深入的认识,微观上对于关乎民生的金融问题见微知著。
几十年的求学经历磨砺其心智,十多年的工作生涯让他深谙市场真正的需求,如今的他以学人的理性、业界的激情,监管者的审慎为行动指南,努力将自己在金融科技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发展有机结合,发扬“板凳需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先贤精神,为中国的金融科技领先发展、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贡献学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