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Wind金融数据显示,2018年下半年,中国地产企业海外融资债券到期规模在564.75亿元人民币的水平,2019年到期规模增长到1436.95亿元人民币。
房企的公司债,又被中止了一单。
6月15日,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显示,北京金融街(8.580, -0.25,-2.83%)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拟发行的50亿元小公募公司债,状态显示为“中止”。
截至时代周报记者发稿,此前的5月,合生创展31亿元私募债、富力地产60亿元私募债、碧桂园200亿元小公募、花样年50亿元私募,目前均还为“中止”状态。
尽管“中止”并不一定代表“终止”。按照过去3个月来的不完全统计,被中止的地产债总额在3–5月里呈现攀升,分别为20亿元、225亿元和589亿元。
这被业内视为是融资收缩的信号。“在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大环境下,国内总体融资环境在日益收缩。”国际地产资管公司协纵策略管理集团联合创始人黄立冲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不做好应对,一定会出现流动性困难。”
事实上,公司债只是房企融资的手段之一。房企总体融资情况正变得不容乐观。根据同策研究院监测的数据显示,5月,40家典型上市房企完成融资金额为451.17亿元,环比4月的769.12亿元减少41.34%,是近一年来的最低额。
值得一提的是,市场还发酵着对于地产债的担忧。来自海通证券(9.770,-0.09, -0.91%)的报告显示,存续地产债中2018年需要偿付的规模为1613亿元,是2017年的2.3倍,在接下来的2019–2021年需要偿付的规模分别为2807亿元、3998亿元和4037亿元;此外,存续地产债在2018年进入回售期的超过3800亿元,规模之大史无前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