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戟创业板的贝斯达这次能成功登陆科创板么?
近日,上交所已受理了原新三板企业贝斯达在科创板上市的申请。招股书显示2018年,该公司实现营收4.71亿元,较上一年增长13.49%;实现净利润1.08亿元,较上一年增长4.64%;研发费用为4477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9.5%。
表面上看,贝斯达的营业收入有着较快增长速度,研发投入占比也与其他科创板拟上市企业相当,约在10%左右。不过仔细研究贝斯达招股书后发现,为了实现较高的增长速度,贝斯达的应收款项结构正趋于恶化,时有客户停止付款事件发生,深陷与客户的买卖合同纠纷中;另一方面,贝斯达2018年研发投入的大幅增长或许也存在争议,其中部分是通过购买研发用房增加折旧费来实现。
降价保增长,增收难增利
贝斯达是大型医学影像诊断设备产品与服务提供商,收入主要来自于磁共振成像系统、医用X 射线设备、彩色超声诊断系统、医疗信息化软件销售收入,2018年这些业务合计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1.39%。
医学影像设备市场,国外品牌占据较大优势。近年来,贝斯达等国内医疗设备企业逐渐崛起,国产替代随之而来。不过在2014年到2016年,贝斯达遇到了增长瓶颈,比如,主要产品之一的磁共振影像设备2014-2016年期间复合增速仅为-2.4%。
为了保证增长速度,贝斯达采取了降价策略。2014年贝斯达永磁型磁共振成像系统和超导型磁共振成像系统售价分别为197.65万和443.88万,但在2018年,这两个数字分别为152.25万和346.11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