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龚进辉
继小蓝单车、摩拜单车宣布在北京地区涨价后,哈啰单车也加入到涨价的行列,从每30分钟1元变为每15分钟1元,而前二者新版计费规则均为:骑行15分钟以内收费1元,超出部分每15分钟0.5元,骑行一小时费用共计2.5元。这意味着,未来北京用户骑行共享单车超过15分钟后的费用普遍超过1元。
明眼人都看得出,共享单车齐涨价,既有季节性因素的考量,告别寒冷的冬天,天气转暖后订单量回升,此时涨价有利于摩拜们利益最大化;更是为了长远发展,它们涨价并不局限于春夏等共享单车骑行旺季,而是打算常态化运营,以便于止损甚至有朝一日扭亏为盈。
要知道,在共享单车疯狂扩张的2017年,摩拜、ofo等头部玩家祭出补贴战术,红包车、1元包月等利好政策有效刺激了市场,使用户和订单量节节攀升。不过,这招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在把中小共享单车玩家赶出市场之余,也让自身陷入亏损甚至巨亏的境地,资金链吃紧,这也是1年前摩拜被美团点评收购的直接原因。
当共享单车行业只剩下摩拜、ofo、哈啰等少数玩家后,整个市场开始回归理性,摩拜们深知,补贴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必须加速自我造血进程,只有实现正向现金流才能更好地活下去。
以摩拜为例,2018年美团点评营收652.27亿元,同比增长92.3%;全年经营亏损110.86亿元,同比上升189.7%。其中,自2018年4月4日起,由摩拜贡献的计入综合收益表的收入为15.07亿元,亏损45.5亿元。这意味着,去年摩拜为美团点评创造2.3%的收入,同时贡献41%的亏损,堪称内部“亏损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