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葡萄君想聊一聊 " 孩子与游戏 " 这个永恒的话题。
在多年艰难困苦,受尽白眼的经历之下,游戏人大多已经形成了一个条件反射机制:只要孩子和游戏同时出现在媒体上,那多半都不是什么好事儿。
武侠小说中有 " 罩门 " 的说法,如果说国内全年收入已超 2000 亿的游戏是个绝世高手,那 " 孩子 " 就是他苦苦修炼,却依旧无法隐藏的罩门。连那次将 " 头腾大战 " 推向白热化的,今日头条的公开推送,原标题都是《多少道文件才能管住网游对少年儿童的戕害?》——高手过招,起手就要瞅准罩门,往死里打。
略做拆解," 孩子 " 这个罩门至少有三大弱点:
1. 成瘾。20 年来,游戏一直被一些人称为 " 电子海洛因 ",这是游戏最令人口诛笔伐的痛点,足以让家长恨得咬牙切齿,甚至把孩子送到专门的戒治机构接受 " 电疗 "。近日" 游戏成瘾被世卫组织正式列入精神疾病 " 的谣言更是掀起了讨论狂潮——然而这份文件讲的是 " 游戏障碍 ",不是 " 游戏成瘾 "。更何况文件只是预览版,直到明年 5 月才能敲定,且即便敲定也要 2022 年才生效。
2. 暴力。许多新闻报道在报道少年杀人犯时,都会将游戏归为诱导其犯罪的重要因素。国外也是如此:今年 3 月,美国佛罗里达州的一所学校就举办了一场 " 扔掉暴力电子游戏的运动 ",号召孩子把暴力电子游戏的光盘掰断扔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