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人辞官归故里 , 有人星夜赶科场 "。这厢,一些金融科技公司在努力去金融化,那厢,不少巨头仍在挤破头申请金融牌照。
诗的后两句是 " 少年不知愁滋味,老来方知行路难 "。那么,在科技化趋势愈发明显的背景下,积极申请金融牌照的行为,是否也是 " 少年不知愁滋味 " 呢?未来,金融牌照究竟有没有价值?
本文将以消费金融牌照为切入点,谈谈这个话题。
条条大道通罗马,牌照确非必需
近日,中信集团、中信信托和金蝶国际联合发起的中信消费金融获得银监会审核通过,至此,国内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数量已经达到 27 家,其中,开业 22 家,以银行系为主导,产业系消金公司主要有苏宁消费金融、海尔消费金融、马上消费金融等几家。
此外,从各种公开渠道发布的信息看,等待审批的消费金融公司也有十几家,如光大银行于近期发布公告称,将与中青旅及王道银行共同发起设立北京阳光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拟注册资本 10 亿元。
作为典型的十万亿级市场,消费金融的蛋糕足够诱人,问题是,条条大道通罗马,要做消费金融,绝非申请消费金融公司牌照一条路可走。
一方面,可以合规做消费金融业务的牌照(或资质)有很多。
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小贷公司、融资租赁、保理、P2P 等机构均可涉足消费金融业务,而且除银行之外,其他几类机构的申请难度远低于消费金融公司,灵活性也大得多。
举例来说,小贷公司定位于一般企业,要申请小贷公司,只需 " 向省级政府主管部门提出正式申请,经批准后,到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办理注册登记手续并领取营业执照 ",其中 " 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 500 万元,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 1000 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