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行联合银保监会、证监会、财政部、农业农村部等五部委,发布了农历新年金融行业首个重磅政策文件:《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该文件对普惠金融的先锋——互联网金融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给予了很高的期望,希望互联网金融能够在“推动新技术在农村金融领域的应用推广”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反观互联网金融行业,已经过去的2018年可以说是充满“迷茫”与“焦虑”的一年,“互联网金融该往何处去?”成为各界关注的重要话题。
而上述《指导意见》就为迷茫的互联网金融指明了一个充满机会和挑战的新方向,“上山下乡”对于处于转折点的互联网金融行业来说或许是一条康庄大道。互联网金融该如何抓住这次历史机遇呢?笔者将在本文为您深度解析。
互联网金融在“三农”领域大有可为
互联网金融在“三农”领域具备广阔的发展空间,原因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金融需求旺盛
近年来,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其日常消费和生产经营方面的金融需求与日俱增。此外,随着农业产业化的不断深化,农村一二三产业的发展不断融合,农村出现了一系列新型经营主体,包括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其生产投入与生产方式与传统小农经济完全不同,因此新的农村企业金融需求不断迸发。
2、传统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领域供给不足
虽然我国农村金融服务机构类型众多,如政策性农村金融机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商业性农村金融机构(中国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合作性农村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及非银行类机构(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融资租赁、保理)等,但是农村金融供给依然不足,城乡之间的金融资源配置不平衡问题仍然突出,传统融资渠道不能满足农业发展的资金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