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租公寓市场繁荣背后,潜伏着亏损和爆雷风险

产经
2018
08/25
10:18
资事经纬
分享
评论

长租公寓市场繁荣背后,潜伏着亏损和爆雷风险

近日,我爱我家前副总裁胡景晖炮轰自如和蛋壳等长租公寓,以超出市场价20%到40%的水平竞相收房,引起了北京房屋租赁价格的暴涨。自如和蛋壳公寓也因此站到了风口浪尖处,引发全民声讨及相关部门介入调查。

数据显示,北京的租赁价格指数已经连续19个月上涨,7月份北京房租同比上涨21.89%,环比6月上涨2.9%,北京房租以每平米92.33元甩开其他一线城市。放眼四环之内,没有一间低于2000块钱的单间,让不少年轻人感叹帝都“居大不易”。

抛开长租公寓恶意竞争、哄抬租价不谈,房租暴涨背后,也证明中国租赁市场正在强势崛起。不过,市场繁荣背后,也隐藏着不少风险。

看似火热,实则普遍亏损

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中国租房市场总规模为1.38万亿元,至2025年,中国租赁市场规模将增至2.9万亿元,租赁人口达到2.3亿,2030年租金成交总额有望达到4.6万亿,租赁人口达到2.7亿。

巨大蓝海市场让不少机构或平台蠢蠢欲动,而来自政府层面的强力扶持,激活了这片尚待开发的处女地。去年7月,住建部等九部委选取广州、深圳、南京等12个城市,作为首批开展住房租赁试点的地区,如广州、沈阳等地实行租售同权政策,无锡、郑州等地实行租房落户政策,加快住房市场向租售并举转变,租赁市场的春天由此到来。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长租公寓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中国科技快讯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爱屋吉屋们的倒闭验证了一个道理,在线下的低频场景中,以金钱换规模流量往往是作茧自缚。
产经
就目前现状来看,房屋租赁市场仍以个体房东为主体,机构参与者数量有限。有数据显示,在不少发达国家和地区,机构出租房源往往能占到租赁总供给的25%—30%,但中国品牌公寓的规模市占不到2%。
产经
不仅有来自员工和投资人的压力,房源增速放缓和安全监管也是亟须解决的问题。
产经
上周五,即互联网平台发布房源信息新规实施一周之际,北京市住建委点名批评58同城、安居客、赶集网、房天下、搜房网存在对个人发布房源信息审核把关不严,对发布主体身份认证、房源真实性核实机制不完善等问题。
产经
密集上市的大潮中,又添了一个新名字。6月30日凌晨,拼多多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招股说明书,计划通过IPO募资最多10亿美元。成立仅仅3年的拼多多开启了上市之旅。在这场追逐资本的竞赛中,科技公司们能否为自己赢得未来?
产经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