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艺术有一个特点不为大众所知,门外汉只需要些许努力与能力,便可以取得令人尊敬(即使并不可观)的结果,但是,如果想在这个容易获取的标准上更进一步,则需要更多的实践和智慧。
——本杰明·格雷厄姆
如果我们把股市的层层面纱揭去,就会发现,自股市诞生410年来,无数人深陷其中只是为了两个字而博弈,那就是价格,股票的价格。
可以说,谁能长期稳定地参透股价,谁就是神。
可惜直到今天,没有一个人能够做到,即使被誉为股神的巴菲特,他也只能靠时间和复利跑赢市场和竞争者。
之前,坤鹏论曾介绍过,数学家表示,股市是确定性混沌,而这次,再和大家聊聊心理学如何看待股价之迷。
一、经济学猜不透股价,干脆就上组合拳
坤鹏论认为,不管是何种投资理论,不管它们表述得如何冠冕堂皇,核心讲的都是,股价预测之道。
无非,有的很直接,有的很含蓄,有的很机械,有的很艺术,有的很坦诚,有的很神秘。
最后,实在没有办法了,就开始1+1,彼得·林奇说,股票投资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或者直接搞经济学+心理学,经济学解释不通的,就交给心理学上岗,因为经济终究是人的行为,就像约翰·莫里斯·克拉克所说:“经济学家也许会试图忽略心理学的作用,但是他绝对不可能忽略人性的本质。”
于是经济心理学诞生了,1902年法国心理学家加布里埃尔·塔尔德写了本《经济心理学》,算是给此学派开了山。
之后,它成了奥地利经济学派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迅速传遍欧洲。
但经济心理学真正发扬光大还是美国,特别是近几十年,一下子出了三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一个是罗伯特·希勒,还有丹尼尔·卡尼曼,以及理查德·塞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