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在2018年真是风光无限,业内对其多冠以“颠覆者”标签,认为其主打的社交电商对原行业形态的一次重大冲击,加之在去年末,拼多多市值曾一度逼近京东,多方的示范性使得“跑步进入拼多多”成为电商从业者一大潮流。
随着2018年Q4和年度财报的披露,加之以往历史数据,对拼多多的判断也应该由单一表面的GMV、营收等维度进行更为深刻的剖析,以便对企业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货币化率到顶,对GMV考验刚刚开始
2018年拼多多总GMV为4716亿人民币,当期货币化率为2.8%,Q1货币化率为低点的2.1%,在过去的一年时间内,拼多多充分挖掘货币化率潜力,提高营收能力,全年总营收达到131.2亿。
对于以流量和佣金收入为主要变现方式的平台型电商,对其成长性判断应主要集中在:其一,货币化率增长空间;其二,实际交易量的增长水平。
2018全年拼多多货币化率为2.8%,但商家的实际运营负担则要高出此数据,原因在于:拼多多将所有订单(包括未支付以及退货)均统计在GMV中,甚至将用户充值为代表虚拟交易也统计在内,这在一定程度上对GMV进行了注水(虽然排除了10万以上大额订单),货币化率分母被放大,调低了实际水平。
参考行业其他企业,唯品会的GMV统计则从实物包裹出库算起(包括退货),阿里则不仅强调实物交易GMV,且将未支付和大额订单进行排除。
若用以上行业统一口径进行对比,拼多多2018年货币化率则会有与现在不同的表现。
那么,如何大致测算实际交易量呢?
我们建议引用“佣金”这一指标,2018年,拼多多对商家佣金收入为16亿元(费率为实际履约交易金额的0.6%),以此推测,全年实际履单交易量为2666亿,考虑到Q2和Q3拼多多对商家进行了一定的佣金补贴,Q4佣金增速明显提升,也说明当期佣金补贴基本停止,不妨将拼多多全年实际履单交易量估算在3000亿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