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拯救不盈利的共享汽车?无人驾驶或能破局

洞见
2018
07/03
12:02
石雨峰
分享
评论

分时租赁行业之所以运营了这么久还没有出现像网约车和共享单车行业一样的寡头,很重要的两个原因就是重资产和资源封闭。

据公安部统计,截至2017年底,中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10亿辆,且仍然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但汽车数量增多也带来了道路拥堵、停车位紧缺等问题。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普及,分时租赁这种可以提高车辆使用率的共享出行模式逐渐流行开来。

同时,分时租赁模式由于能够与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销售很好地结合,也得到了政策支持。去年8月,由交通运输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制定的《关于促进小微型客车租赁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正式出台,其中就提到鼓励分时租赁新业态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中,全国注册的分时租赁企业就已经超过400家,运营车辆超过10万辆。主机厂、互联网公司、传统租赁公司,以及许多知名资本也都盯上了这块蛋糕。深圳的PonyCar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完成了三轮合计4.5亿元人民币的融资,TOGO途歌、立刻出行、小二租车、大道出行等公司在过去的一年里也都有类似的融资经历。

但另一方面,也有EZZY、麻瓜租车、友友用车等平台相继倒闭,可谓“一半海水,一半火焰”。不过即使是没有倒闭,并且越做越大的公司,也闭口不谈盈利。某分时租赁公司前CEO李军利甚至向《商学院》记者直言,“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商业模式创新,按照现有的商业模式,分时租赁永远都不会盈利。”

谁扼住了分时租赁的“咽喉”?

对分时租赁公司来说,重资产、重资源、重运营的特点让企业很难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据李军利透露,目前车辆成本占分时租赁公司总成本的30%~40%,而运营方面,如果无论是停车位、充电桩等社会资源,还是运维人员,也都是不小的开支,类似车位等资源,即使花了钱也不一定能够拿到。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共享汽车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中国科技快讯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近期,多地农产品滞销新闻见诸报端,引发社会关注。为促进农产品产销对接,由农业农村部主办的2018全国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衔接活动日前在京举行,农产品采购量达到252.6万吨。
洞见
调控“稳”字当先,预计限售、限价将常态化。目前各地楼市政策进入微调时期,目的为防止区域楼市出现“量”、“价”明显波动,预计限售、限价将成为各地调控的常态化举措,未来调控力度大幅上行的可能较小。
洞见
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足球赛激战正酣,斥巨资征战世界杯广告市场的公司也吸引了众多注意,其中数家汽车企业借势宣传自动驾驶等性能,包括老牌车企和造车新势力企业。
洞见
非左即右的判断不太客观。不过,不管“新加坡化”还是“香港化”,大家关注的是,穷人或无房人群,怎么解决居住问题。
洞见
在推进5G发展的过程中,技术上可行只是基础,应用才是5G发展的关键。否则,再高端的5G,也只是“炫技”而已。
洞见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