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的演化逻辑与经济学意义

深度
2019
02/13
02:19
中国社会科学网
分享
评论

比特币不是区块链,比特币是一种数字货币,区块链则是分布式记账系统,然而,目前为止,比特币却是区块链应用最为成功的案例。要真正理解区块链,还须从比特币到区块链的演化逻辑讲起。

从比特币到区块链

理解比特币诞生和区块链技术兴起的背后逻辑,需要回顾货币的发展历史。最初,原始社会的交易是通过以物易物来达成,但是实体交易物的双方需求并不经常匹配,且具体交换价值无法统一估量;随后,发展出了以某一实物(如金银)作为固定衡量交换价值的单位,充当交换媒介,但是存在笨重、不易运输、耗损快等缺点;近代,演化出了由国家统一发行的纸质货币为媒介的现代金融体系,纸质货币易于携带、制作成本低廉,且有各国政府为其背书,因而民众对其具有一定意义上的充分信任。在现代金融体系中,由银行作为第三方进行货币流通与交易的记账机构,确保了由第三方支撑的货币信用体系的安全运行。然而,随着各国金融体系关联度的提高,2008年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海啸,货币信用与价值跌宕起伏,对货币的信任遭受强大冲击。

比特币迎来了时机。比特币是什么?首先,它是一种可以流通的、通用的电子货币。其次,它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不是由某政府或第三方机构自主发行;总量恒定在2100万枚;所有交易都记载在公开透明的公共账本中。可以看出,比特币是能够树立良好的货币信用、确保价值体系稳定的一种电子货币。

追溯比特币起源与演进历程,它并非突然出现。1982年David Chaum提出不可追踪的密码学网络支付系统;1998年Nick Szabo提出工作量证明机制;2008年比特币白皮书发表;2009年1月3日,首个比特币被挖出。历史演化的逻辑证明了比特币诞生存在两个必不可少的条件:一是现代金融和货币交易体系的缺陷,如第三方中心化、信用问题等,促使人们对“上帝”货币的憧憬;二是互联网的发展,尤其是区块链技术,为比特币的流通提供了关键支撑。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中国科技快讯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一周前,漩涡中央的FCOIN创始人张健发文回应质疑,力挺自己一手打造的FCOIN模式,声称该项目将来会回归社区,并且更加透明;8月6日,张健再次公开表示,自己不会跑路,社区化已经有了清晰规划表。
深度
华夏财富君统计发现,从3月25日到3月30日,比特币出现“六连阴”,如果以人民币计价从最高点5.67万元跌至4.23万元左右,跌幅接近20%;而在整个3月,比特币出现了三次阶梯式下跌,从最高处7.43万元跌幅超过40%。
深度
近日,朱啸虎、陈伟星等大佬关于区块链的互怼再次引发了舆论对区块链的关注。
深度
过去的一年,对币圈这个围城内的人来说波涛汹涌,币圈外的看客却深觉波谲云诡。
深度
“我怀疑,在座的各位没有谁能够接受,一家原本和分布式账本以及区块链技术没有任何关联的企业,通过涉足区块链行业,将名字变更为含义类似区块链的字眼,立刻发行股票,并且不向主流投资人披露这些变化和风险。”
深度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