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前,一位名为“hodlonaut”的比特币爱好者,在Twitter上发起了一次“闪电火炬”的接力活动。
他通过闪电网络将10万聪(Satoshi,1比特币=1亿Satoshi)比特币,约3.4美元,赠予在帖子下面随机挑选的一位回复者。他希望,这个“火炬”能接力传递下去,每次接棒的人,需要增加1万聪比特币。
类似于当年的“冰桶挑战”,如同病毒传播一般,这个活动很快就火了,吸引了不少类似于大咖。
比如Twitter首席执行官Jack Dorsey、《掌握比特币》的作者Andreas Antonopoulos、Lightning Labs工程师Joost Jager、世界首位比特币项目投资人Roger Ver等。如今“闪电火炬”已经穿越了6大洲和39个国家。
这次的活动,使得2015年初就诞生的一项技术——闪电网络进入了更多人的视野。
什么是闪电网络技术?
众所周知,比特币作为最早诞生的数字货币,由于其匿名、安全和去中心化等特性受到少数极客和投机者的青睐。
然而,比特币却因为交易拥堵(每秒钟仅能交易7笔)、吞吐量低、高昂的手续费被人诟病,不能大规模商用。
反观传统移动互联网支付方式,支付宝每秒可确认交易数量高达25万笔,支付手续费为零。
闪电网络技术便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的。2015年初,智能合约交易平台Mirror的首席技术官发表了一篇题为“比特币闪电网络:可扩展的外链即时付款”的白皮书。
几年之后,从概念提出,到技术研发,莱特币试用,最终发展为当前的版本,并开始用于比特币交易。
简单来说,闪电网络就是在两个用户a和b之间建立一个专属支付通道:a和b各自将小部分比特币放进支付通道中,通道建立之后,这两个用户就可以使用这个通道相互转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