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的印度崛起:东方不亮西方亮?

态度
2018
12/07
02:24
杜展羽 Avanish
分享
评论

2015年,随着抢眼的小黄车突现北大校园,共享单车的概念迅速被普及,玩家接连冒头,巨额投资不断涌入,和高铁、移动支付、网购齐名“新四大发明”

热潮来得快,去得更快。今年,共享单车就进入了寒冬。

4月,摩拜单车委身美团;小黄车ofo也节节败退,危机重重:海外业务全面收缩,并推出了多种激进的变现手段:公众号推送广告,将用户的押金与理财产品绑定,一再延迟押金退还期限。

去年还大把烧钱的共享单车,转眼就凉凉了。

共享单车出海遇阻,基础建设和政策规范是难以忽略的两大阻力。除了中国,世界上很难找到一个足够大的市场来支撑共享单车的盈利模式。

但印度的创业者似乎有不同想法。从2017年开始,有近十年共享单车公司陆续出现,并先后拿到融资。

班加罗尔的Yulu向Blume Ventures等投资者筹得资金,还获得Flipkart联合创始人Binny Bansal和谷歌前副总裁Amit Singhal的支持;另一家公司Bounce从红杉印度等投资者那里拿到了了总计1520万美元的资金;总部位于古尔冈的Mobycy去年12月也筹集了50万美元的种子资金。

印度的共享单车市场正生机勃勃。

融资热潮

Amit Gupta是印度第一家独角兽Inmobi的联合创始人。在他创业十年、担任总裁级别职务的时候,他选择了急流勇退,创办了另一家公司,Yulu单车

在班加罗尔地铁站和商务CBD附近,亮蓝色的Yulu单车随处可见。Amit告诉

志象网

,做共享单车,是为了“间接降低污染”。他出生和长大在印度北部的小城坎普尔,在今年6月被世界卫生组织盖章“全球污染最严重城市”,谈起家乡,他显得情绪激动。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共享单车 印度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中国科技快讯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尚品宅配发布的半年度报告里则显示,加盟模式有利于公司节约资金投入,借助加盟商的优势进行全国性营销网络的扩张,降低投资风险,实现公司业务规模的快速扩张。尚品宅配公司已通过与各加盟商签订特许经营合同来管理加盟店的数量、选址、销售业绩等方面,从而实现公司的发展战略,但加盟店在人、财、物上皆独立于公司,与公司的利益诉求并不完全一致。
态度
无论是主动拥抱还是无可奈何下迎合,传统新闻媒体“端化”趋势和格局都已定。做,投入产出不成正比,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不足;不做,则彻底丧失信息和流量入口,被新媒体取代。
态度
在人们对消费娱乐需求的扩增下,一个与硬币有关的街头经济早已形成。
态度
Google 官方来自 Android 项目的副总裁戴夫·伯克(Dave Burke)说法似乎更加确认:「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概念,我们希望看到几个 Android 制造商的可折叠产品。」看来这的确将是柔性折叠屏手机离我们最近的一次。
态度
短视频分账模式来了,但很多人仍在观望。
态度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