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自媒体 / 庄帅
最近花了一些时间研究了外卖和电商平台「偷听」用户聊天,进行精准推送的事件,研读了一些资料之后,对「偷听」的成本做了一些了解。
众说纷纭,澎湃网又是采访网民又是采访专家、教授、工程师、电商平台甚至是「熟悉黑产的人士」,例如国家信息安全漏洞库(CNNVD)特聘专家的结论是:
窃听这种非法手段风险与收益并不成比例,成本非常高,比如开发一个木马的成本在十几万元左右,而最终推荐效果也并不一定有多好。
还有Facebook广告部门有一位工程师Antonio García Martínez,在《连线》杂志上也曾撰文解释了为什么Facebook不能监听用户。他说了三点理由:
第一,监听用户产生的数据非常多,Facebook难负其重。整个过程就相当于用户在持续不断地给Facebook打电话。以用户使用半天手机来计算,这一过程产生的数据仅在美国就有20PB,是Facebook每天处理数据的33倍还要多。而且,在「打电话」状态,也会影响手机的其他功能。第二,像智能助手那样监控,Facebook很难做到。智能语音助手都需要特定的触发词来唤醒,但Facebook没有特定的唤醒词,想从谈话中获取每一个对它有价值的关键词,需要在本地(手机上)将语音转换成文本进行识别。整个过程,就是算iPhone X,分分钟也得变成砖。第三,用户语音数据,对广告商来说没多大价值。
文章最终的结论就是两点:一是「偷听」的成本太高,难度太大;二是「偷听」没什么商业价值,不值得。
作为本次热门事件的主角——《IT时报》的跟踪报道,则认为「偷听」成本并不高,商业价值也值得投资,主要的论据则来自云计算、语音识别、白帽子等多个渠道的专业人士向《IT时报》记者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