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政策转向,消费金融行业能否送别“至暗时刻”?

金融
2018
08/31
11:57
薛洪言
分享
评论

1

内外部因素冲击之下,实体经济低迷,金融机构资产质量恶化,以前期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之争为标志,金融强监管政策似乎有了转向的信号,开始更多地侧重于促发展。

这一轮互联网金融强监管,始于e租宝等互联网金融领域非法集资乱象,全面强化于严格的实体经济去杠杆,并引致了第三方支付、P2P、互联网消费金融等细分领域的发展拐点。

就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而言,以现金贷新规为标志,在规模和增速上均迎来了下行拐点,不良资产的快速暴露更是引发了部分平台盈利的大幅缩水。问题来了,当政策转向促发展时,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有望送别“至暗时刻”吗?

对公疲软,个贷来凑

近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信贷工作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通知》(下称《通知》),指出“在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的同时,必须着力疏通货币信贷传导机制,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推动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循环”,释放了“一手抓风险、一手促发展”的信号。

从之前的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到强调一手抓风险、一手促发展,持续两年的严监管之后,促发展迎来了登台唱戏的机会。

促发展,信贷是主要的抓手。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相比对公贷款,个人贷款业务更适合成为宽信贷政策的着力点,具体分析如下。

信贷对实体经济的传导机制,通常是刹车容易启动难。要收紧贷款规模,一个窗口指导也就够了,金融机构收贷,主动权在自己手里;要促进贷款发放,则难得多,金融机构要敢贷,借款人也要愿意借,供需匹配才可以。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消费金融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中国科技快讯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中国在互联网行业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步,中国互联网发展过程中的传奇故事,引起了市场竞争者的纷纷效仿。
金融
前几日,有个朋友打来电话,咨询一项P2P并购事宜。他目前就职于一家地方国资企业,正在主导对本地一家P2P平台的并购。这家P2P平台规模小,资产质量可控,合规属性也不错,他们就并购事项专门咨询过当地金融办的意见,金融办持鼓励态度。
金融
3月30日消息,爱奇艺发布公告,宣布完成12亿美元的可转换优先债券发行,包括基础债券发行10.5亿美元,债券的初始认购者额外认购1.5亿美元。
金融
因为用户获取成本高、监管以保护用户为导向,印度的金融科技发展格局和中国大相径庭。
金融
7 月 18 日,风暴从北京海淀区的互联网金融中心刮起。
金融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