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难以转化为用户,消费金融机构趋于管道化

金融
2018
09/18
11:16
薛洪言
分享
评论

近期,今日头条上线借贷服务平台“放心借”,定位于现金贷导流平台,迟到的流量巨头终于还是入场了。

同期,微信也在理财通里悄悄上线了消费贷款导流产品“周转”。

放眼望去,但凡有点流量的APP,莫不配备一个“借钱”入口。凭借超高的毛利率和广泛的需求,现金贷俨然成为继广告、游戏、电商之后又一款流量变现的高效工具。

导流模式的勃兴,于消费金融机构而言,是幸事,只要肯花钱,就不愁没有业务量,高速增长有了保障;亦是不幸,花钱买来的,终究是流量而非用户,没有用户的积淀,放款量的高增长又有何意义?

互联网渠道,导流模式兴起的驱动力

互联网消费金融作为一种新业态诞生以来,其展业模式与传统消费金融机构表现出了显著的不同。尤其是在初期展业阶段,传统消费金融机构围绕店面展业,店面增长驱动规模增长,规模呈线性增长;而互联网消费金融机构,依托线上渠道,没了物理渠道的限制,营销费用驱动规模增长,规模扩张可以指数级增长,短短几年内便能成长为一家大平台。

当2017年招联消费金融盈利能力超过捷信时,便向全行业释放了这么一个信号:一种基于互联网思维的新的展业模式正逐渐清晰起来。

招联成立于2015年3月,是开业不足3年的新势力代表;捷信于2007年12月在国内启动消费金融业务,足足经营了10年之久,一直稳居持牌消费金融机构的龙头位置,一夕被反超,也不过区区3年。

3年,不过是传统消费金融机构调试完风控模型、刚刚从亏损向盈利过渡的时间,在同样的时间里,互联网消费金融机构已经可以实现对传统消费金融巨头的逆袭。这背后,既有招联强大的股东实力的因素,更凸显了互联网渠道的魔力。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消费金融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中国科技快讯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上半年,央行等多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意见要求,金融机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时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对资产管理产品应当实行净值化管理,并定期披露产品净值或者投资收益情况等。
金融
如何界定比特大陆这家公司,并且给予合适的估值,势必将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金融
股权众筹的商业模式缺陷和投资人的专业性不足的双重叠加为其埋下了“雷”。
金融
最难走的一条路往往也蕴藏着最多的可能。
金融
近日,今日头条低调上线的一款线上借贷产品。其最高可借款额度为 20 万元,并且日利率低至 0.03% 起。
金融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