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有个朋友打来电话,咨询一项 P2P 并购事宜。他目前就职于一家地方国资企业,正在主导对本地一家 P2P 平台的并购。这家 P2P 平台规模小,资产质量可控,合规属性也不错,他们就并购事项专门咨询过当地金融办的意见,金融办持鼓励态度。
当前,项目尽调已经完成,正式步入管理层最终拍板决策阶段。作为项目主办者,他突然心里没底:在这个时点并购一家 P2P 平台,究竟是不是明智的决策?这是抄底还是抄雷?
我想,这个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不妨就此做个深入的探讨。
一个前提:拿到备案通行证
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企业。对 P2P 行业,过度悲观的情绪并不可取,但具体到单个 P2P 平台,则是另外一回事。
P2P 已然被纳入强监管框架之中,备案是合规经营的许可证,也是平台具备被并购价值的前提。
当前,市面上还没有获得备案的 P2P,这个时候进行并购,需要评估平台顺利拿到备案的概率。
在上面的例子中,我那位朋友突如其来的不确定性也在于此,虽然金融办鼓励这桩交易,但与平台能否顺利拿到备案并不挂钩。毕竟,在各地出台的平台退出指引中,几乎都有诸如 " 鼓励网贷机构优先采用并购重组方式化解风险、退出网贷行业 " 这样的表述,在监管机构看来,平台引入新的实力股东,对于化解行业风险有利无害,自然是举双手赞成的。
关于备案工作,2018 年 8 月份,全国 P2P 网贷整治办发布了《关于开展 P2P 网络借贷机构合规检查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统一了备案检查的标准,明确了自查、自律检查和行政核查的基本程序,指定 2018 年 12 月底为截止日期。之后,根据三轮检查情况," 基本符合信息中介定位和各类标准的网贷机构将接入信息披露和产品登记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检验后,条件成熟的机构可按要求申请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