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并购 P2P 平台,是抄底还是抄雷?

金融
2018
11/16
10:49
钛媒体
分享
评论

前几日,有个朋友打来电话,咨询一项 P2P 并购事宜。他目前就职于一家地方国资企业,正在主导对本地一家 P2P 平台的并购。这家 P2P 平台规模小,资产质量可控,合规属性也不错,他们就并购事项专门咨询过当地金融办的意见,金融办持鼓励态度。

当前,项目尽调已经完成,正式步入管理层最终拍板决策阶段。作为项目主办者,他突然心里没底:在这个时点并购一家 P2P 平台,究竟是不是明智的决策?这是抄底还是抄雷?

我想,这个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不妨就此做个深入的探讨。

一个前提:拿到备案通行证

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企业。对 P2P 行业,过度悲观的情绪并不可取,但具体到单个 P2P 平台,则是另外一回事。

P2P 已然被纳入强监管框架之中,备案是合规经营的许可证,也是平台具备被并购价值的前提。

当前,市面上还没有获得备案的 P2P,这个时候进行并购,需要评估平台顺利拿到备案的概率。

在上面的例子中,我那位朋友突如其来的不确定性也在于此,虽然金融办鼓励这桩交易,但与平台能否顺利拿到备案并不挂钩。毕竟,在各地出台的平台退出指引中,几乎都有诸如 " 鼓励网贷机构优先采用并购重组方式化解风险、退出网贷行业 " 这样的表述,在监管机构看来,平台引入新的实力股东,对于化解行业风险有利无害,自然是举双手赞成的。

关于备案工作,2018 年 8 月份,全国 P2P 网贷整治办发布了《关于开展 P2P 网络借贷机构合规检查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统一了备案检查的标准,明确了自查、自律检查和行政核查的基本程序,指定 2018 年 12 月底为截止日期。之后,根据三轮检查情况," 基本符合信息中介定位和各类标准的网贷机构将接入信息披露和产品登记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检验后,条件成熟的机构可按要求申请备案。"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中国科技快讯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开放的精神应该提倡,但开放本身并不令人兴奋。如果业务本身并没什么竞争力,开放API接口后,依然不会有竞争力。开放只是开始,开放不是成功本身。
金融
犹记得 2014 年,曾经身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比特币交易所 " 门头沟 "Mt.Gox 曾在遭遇黑客攻击后被窃走 85 万枚比特币,损失近 5 亿美元,随后宣布破产。
金融
消息面清淡的一周,比特币却大跌 10%,刚刚,我们找到了 " 幕后元凶 "。
金融
7月1日,意隆财富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一则公告称,意隆旗下基金产品“意隆-稀土产业并购基金五期”约定于2018年7月2日(T+10个工作日)分配的产品投资收益(含本金及利润)将延期支付。这是自6月27日意隆财富被曝实控人朱一栋跑路之后的第一颗雷。
金融
近日,今日头条低调上线的一款线上借贷产品。其最高可借款额度为 20 万元,并且日利率低至 0.03% 起。
金融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