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随着抢眼的小黄车突现北大校园,共享单车的概念迅速被普及,玩家接连冒头,巨额投资不断涌入,和高铁、移动支付、网购齐名" 新四大发明 "。
热潮来得快,去得更快。今年,共享单车就进入了寒冬。
4 月,摩拜单车委身美团;小黄车 ofo 也节节败退,危机重重:海外业务全面收缩,并推出了多种激进的变现手段:公众号推送广告,将用户的押金与理财产品绑定,一再延迟押金退还期限。
去年还大把烧钱的共享单车,转眼就凉凉了。
共享单车出海遇阻,基础建设和政策规范是难以忽略的两大阻力。除了中国,世界上很难找到一个足够大的市场来支撑共享单车的盈利模式。
但印度的创业者似乎有不同想法。从 2017 年开始,有近十年共享单车公司陆续出现,并先后拿到融资。
班加罗尔的 Yulu 向 Blume Ventures 等投资者筹得资金,还获得 Flipkart 联合创始人 Binny Bansal 和谷歌前副总裁 Amit Singhal 的支持;另一家公司 Bounce 从红杉印度等投资者那里拿到了了总计 1520 万美元的资金;总部位于古尔冈的 Mobycy 去年 12 月也筹集了 50 万美元的种子资金。
印度的共享单车市场正生机勃勃。
融资热潮
Amit Gupta 是印度第一家独角兽 Inmobi 的联合创始人。在他创业十年、担任总裁级别职务的时候,他选择了急流勇退,创办了另一家公司,Yulu 单车。
在班加罗尔地铁站和商务 CBD 附近,亮蓝色的 Yulu 单车随处可见。Amit 告诉志象网,做共享单车,是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