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数字token和区块链技术在过去一整年备受各界关注,笔者也从中观察到一些有趣的现象,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部分人对于此项技术的极端排斥与负面反应。
加密数字token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例如:究竟什么样的属性才能构成为“货币“?以及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人们在面对加密数字token市场时,产生的各种心理现象(比如害怕错过心态、损失规避心态)?
笔者将透过行为经济学的视角,检视不同群体如银行、监管、投资人在面对加密数字token时所做出的反应,并向读者阐述究竟是哪些心理学的因素,影响了这些群体的经济决策。本篇文章仅以中立的角度进行分析,不提倡或贬抑加密数字token,亦不对市场价格波动做出结论。
认知偏误类型
人类的思考常常会出现一系列的逻辑断层,这种倾向被广泛称为”认知偏误”。产生认知偏差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类总是需要对外界环境的变化作出快速反应,加上先天记忆储存空间的限制,人类大脑对于过量的信息是缺乏完全掌控能力的。
所以,了解行为经济学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很多难以解释的行为。以下笔者为大家介绍几种最常见的认知偏差。
权威偏误:人们更容易相信权威的言论是正确的,也更容易受权威的影响。
现状偏误:人们倾向于维持现状,现状的基准线是人们衡量所有周围事物的基石,只要有波动往下、跌破了现状,人们就会产生损失的心态。
损失规避:相较于在路边捡到5元的喜悦,人们更害怕同等金额的损失。
自我中心偏误:对自我认知的评价过高,对自己所下结论的自信远远偏离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