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住建部副部长倪虹在答记者问时表示:打开封闭的小区和单位大院、建立街区制,并不等于“拆围墙”。根据倪部长的观点,推广街区制主要是根据国内外城市规划的经验提出的一个发展方向,封闭的小区和大院确实存在影响城市路网、形成丁字路断头路等实际问题。但街区制的提出并不是要“拆墙”,主要是要“开门”。
公平地说,倪部长的观点确实相当有前瞻性的。只是如果指望不破墙,仅仅是开门,就能建成街区制,就能有效缓解拥堵这一城市病顽疾,似乎太过乐观了,甚至连“破墙”或是“开门”本身,都是很难推行的。
不涉及城市布局优化的治堵,都是治标不治本
正如倪部长所言,小区和大院的围墙确实影响城市路网,是城市拥堵的成因之一,但绝非根本原因。车多路少,城市规划布局落后,城市主干道的建设难以有效拓展出与此相对应的车辆吞吐和承载量,这才是拥堵的主因。商业与地产的发展,使得大都市工作区与生活区重度分离,主城与“睡城”割裂的畸形城市布局,必然产生大规模的人流车流;主干道两侧土地的商业开发,又使得道路缺乏拓展弹性;而公众购买力的增强,更加速了私家车的快速普及。几重因素相加,“首堵”、“魔堵”、“成堵”就不可避免。
然而我们必须看到,私家车的普及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公民有购买私家车提高生活水平的权利;国家有鼓励汽车产业,促进消费为上游产业“去库存”的现实需要。所以,优化城市规划布局,几乎就是根治拥堵的唯一治本之策。而小区、大院不论是“破墙”还是“开门”都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城市布局规划不合理的现状,而不涉及城市布局优化的治堵药方,都是治标不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