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米油盐酱醋茶,开门七件事。如今,又多了一件事,还是一件犯难的事,那就是停车。尤其是生活在大城市的人们,无论是上班下班还是出门办事,开车“一位难求”经常令人头疼。
北京为解决这一难题,出台了《北京市机动车停车条例》(简称《条例》),于今年3月30日获北京市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5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是北京首部停车治理的地方性法规,其最打眼之处就是首提“共享停车”概念,即“推进单位或者个人开展停车泊位有偿错时共享”。
然而,“共享停车”刚刚实行一个多月,记者在调查中却发现,曾经是共享停车位试点的一些社区,如今“名存实亡”。很多“共享车位”的字迹已经模糊不清,停车场内空置的共享停车位已经被车主上了地锁,有的甚至有两把地锁。“共享停车”真就那么难?究竟难在哪儿?难题是否能破解?
不可能一夜之间实现完美“共享”
“《条例》鼓励有偿、错时,共享、利用停车泊位,将公共建筑的机动车停车设施向社会开放,以缓解停车难问题。从宏观上讲,这些措施对有效配置停车泊位资源的供给非常有利,是好事。”6月10日,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教授张轮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然而,张轮表示,从微观上说,《条例》之所以难实施,有管理细节的控制、激励机制的设计、公共产品服务的规划等一系列的技术问题,以及来自管理部门和百姓的心理接受程度、理解差异、风险评估等非技术因素,并非一纸法令就能让停车泊位在一夜间实现完美“共享”,肯定会有个发展、完善和接受的过程。
张轮分析,目前难以实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技术方面,有找不到停车泊位、通车计时不精准的问题;管理方面,有借方由于种种原因超时使用,而泊位车主反而无法停车的矛盾;心理方面,则存在对新鲜事物接受程度不一样等情况;再就是对共享车位所获收益的不敏感,很多车位拥有者不愿意为这点“小钱”给自己增添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