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优酷关闭前台播放量,流量时代也走向尾牙

态度
2019
01/21
10:48
刘景慕
分享
评论

“破除喧嚣,回归本心。”

1月18日,优酷在新发表的声明中这样说。声明中称,优酷表示将全站关闭前台播放量显示,而以计算用户在优酷全平台的多维度行为而得出的“优酷热度指数”代之。这样的做法,与去年九月爱奇艺宣布关闭前台播放量,如出一辙。

在优酷的声明中,称此举是为了营造更良性的产业环境,回归内容本质。收视率、播放量并不能全面反映影视节目的社会价值,一部文艺作品的影响力和导向意义,更不能以这样的单一指标来衡量,并表示“这只是第一步,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网络平台加入其中。”

继爱奇艺关闭前台播放量之后,优酷也成为了其中一员。看起来,曾经用来判断影视作品好坏的唯一“标准”——播放量,已经逐渐被市场所摒弃。取而代之的,则是更综合、客观的“热度指数”。而从爱奇艺的热度指数运营情况来看,这一评判标准,似乎确实来得更加综合,并且使得“刷量”买播放量,成为过去式。数据开始变得更真实。

优酷这一举措,是否代表网生内容要结束流量时代?未来还会有更多平台选择关闭播放量吗?一个真正客观、健康的评估体系应该是怎样的?

关闭播放量 破除两个“至上”

曾经,播放量、收视率在影视行业一统天下。二者分别代表网络平台、电视台,是衡量影视作品好坏的重要指标。而此次优酷选择关闭前台播放量,亦是为了破除两个“至上”:收视率至上、播放量至上。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优酷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中国科技快讯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熟人”+“匿名”社交模式,本质上满足了用户“表演”和“偷窥”的双重心理。每个人潜意识里都有偷窥他人的欲望。在现实社交模式中,时空障碍增加了“表演”和“偷窥”的难度。
态度
曾几何时,无数专家学者就电子书的出现是否会让纸质书销声匿迹、数字化阅读的方式会不会取代传统阅读方式进行了热切的讨论。如今,电子书和纸质书孰胜孰败尚不可知,但我国数字化阅读的飞速发展确是不争的事实。
态度
直播网红产业中,已经逐渐出现了另一种思路。既然把网红本人当做money maker往往会产生很多不确定性,那么如果把网红符号化,减少对某一个人的依赖呢?
态度
一位行业从业者曾毫不客气的说:目前最好的芯片是美国,然后是日本和欧洲,再次是韩国,中国基本没有份,如果哪一天,美国、日本和欧洲对中国芯片禁运,那中国的电子行业就彻底危险了。
态度
“Chrome OS将为可拆卸平板电脑市场注入新的活力,从平台的角度来说,谷歌终于成为了一名有竞争力的选手。”
态度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