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之死:从“网红经济”到“平台场景”

态度
2019
03/15
11:07
木宇
分享
评论

直播还会存在很久,但直播平台未必。

资本寒冬下,斗鱼将最后一张船票紧紧攥在手里,赴美上市的消息定下来后,公司上下都松了一口气。另外一边,资金链断裂22个月的熊猫迎来了自己的终局,开启了“主站流浪计划”,在没有监管的倒计时里,平台弥漫的都是狂欢放纵的末日感,混杂了沉船般的悲壮感。

故事的结局是早已注定的,自2016年“千播大战”开始,就必然会有大部分平台沦为炮灰。不同于某些资本硬吹出来的风口,直播的确是门经得起时间验证的生意。

从PC时代开始算起,2005年诞生的“久久情缘”(后来改名9158)应该算是国内直播行业的开山鼻祖,更不用说后来诞生了欢聚时代这样的大佬,在其董事长兼代理CEO李学凌看来,直播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完成的商业模式,对用户打扰少,变现模式先进,改变了互联网行业一直以来以广告为主的变现方式。

到了移动时代,直播开始了新一轮产品形态的进化,拉开了泛娱乐时代的大门,触角扩张至电商、社交、秀场、游戏等多个领域,从YY、陌陌和虎牙的财报数据来看,移动时代的直播产品也跑通了自己的财务模型。

直播之死:从“网红经济”到“平台场景”

截止到2018年年底,熊猫直播的DAU虽然从2017年末的270万下滑到了230万,但在整个直播江湖中也排的上号,尤其在游戏直播的细分领域中,仅次于斗鱼和虎牙,所以熊猫的倒下引发的不仅仅是公司个体层面的运营讨论,而是整个行业的心有戚戚。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直播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中国科技快讯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今天,小米股票将在香港主板敲钟上市,发行价为17港元/股,对应公司市值约为539亿美元。昨天,雷军说,今天是小米的“伟大时刻”,而对此华为余承东在朋友圈含蓄地回应,“中国企业不能把上市后的一夜暴富,作为成功与伟大的标志。”
态度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与共享单车一样,无人货架出现不过一两年,就经历了从各方混战到头部之战两个阶段。在持续不断的烧钱点位大战中,无人货架实现了野蛮生长,最终却因为太过“野蛮”导致市场荒凉遍生。满目疮痍的无人货架被众人高唱凉凉之际,巨头却开始强势入场。
态度
近日,国内首起因在视频网站“刷流量”而引发的不正当竞争案件在上海宣判。爱奇艺起诉“刷量”公司胜诉,被告被判赔偿50万元并登报道歉。
态度
或许,通过AI技术的布局,想办法形成一种AI音乐创作的生态,深耕音乐内容的开发、提升整体的音乐内容质量、培养有潜力的音乐人,从内容到商业化都围绕着这个产业去深耕,可能会是未来数字音乐平台的一个很好的突破方向。
态度
不可否认,BAT等境外上市企业通过CDR曲线回归,意义重大。然而,任何投资都是有风险的,BAT的回归也不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它还可能面临以下一系列压力和挑战。
态度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