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补贴的大潮退去,究竟谁会是第一个裸泳的?
“实际上,逐渐退补是几年前就已经确定的大方向。每次补贴的调整,政府都会留出一定的过渡期,我们可以将完全停止补贴之前整体这段时间看做是一个大的过渡期,在过渡期内,无论是新造车实力还是发力新能源的传统车企,都需要加速快适应。”针对3月26日国内新能源汽车补贴新政的正式落地,一位新能源车行业资深人士对懂懂笔记表达了看法。
新政的主要内容是:地补将取消,国补最高退坡60%。其中,对于续航里程250公里以下以及电池系统能量密度要求低于125Wh/ kg的纯电动乘用车取消补贴;续航250公里至400公里的纯电动车型补贴降至1.8万元,而续航400公里以上的车型补贴更是直接腰斩,从去年的5万元降至2.5万元。
据悉,为了应对补贴的缩减,部分新能源车企都拿出了 “企业补贴”来应对,就是自己掏腰包来填上退补的坑。不过这些“企业补贴”只是短期策略,并不会长久。所以总体来讲,随着补贴的滑坡,新能源车型的最终落地价格势必会有一定幅度上涨。
就在新能源车型补贴下降的同时,燃油车市场方面由于增值税的调整,生产制造的税率由16%下降至13%,因此,包括沃尔沃、奔驰、捷豹路虎等一众豪华车品牌在内的大部分车企,纷纷宣布下调燃油车型的建议零售价,最高降幅接近10万元。
当然,这种燃油车降价,新能源车涨价的情况,并不能改变未来汽车行业整体向电气化发展的方向。但是补贴持续下滑或是消失,对于如今百家争鸣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必然会引发一次大洗牌。
补贴的减少对于新能源市场的冲击是必然的,车辆终端售价上涨,特别是对于本就以性价比为主的国产品牌而言,几万元的补贴差价将直接影响到用户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