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对于中国房价的态度,大概可以分为三类:看不懂、看不透、看不穿。
谈论房价的人确实很多,但很多观点你听着听着就觉得逻辑线是很乱的。还有很多我们理所当然认为的常识,一些逻辑,一些认知上的概念,这几年经过市场不断洗涤,都在慢慢进行调整。
比如房价收入比这个概念,大家的理解可能出现了一些偏差。
01
所谓的房价收入比,通常被理解为住房总价比上一个地区的家庭可支配收入。
很多人会把房价收入比的重要性拔得特别高,更有一些人直接用房价收入比来衡量一个城市的房价是否合理。
最基本的表述就是这个比值越高,说明房价泡沫越大,要赶紧卖房 ; 比值越低,说明房价越健康,值得购入。
如果对照上面的表格,也就是说,一个家庭想要在深圳买一套标准大小的房子需要 34.2 年。
在三亚需要 29.8 年,在北京需要 25.4 年,在上海需要 26.1 年,在厦门需要 22.5 年。
从这个角度看,房价显然是高的。
所以,如果这个命题逻辑成立的话,那么深圳、上海、北京、杭州、广州这些一二线城市的房价其实是最危险的,整个房价已经与家庭收入严重脱轨。
因为一个工薪家庭想要在这几个城市买房,需要不吃不喝近 30 年。
像沈阳、南昌、宜昌、乌鲁木齐等这样三四五线的城市,反而是最值得买入的,因为他们的房价很亲民,房价收入比很低,基本没有泡沫。
如果把样本数据再次放大的话,参照房价收入比这个维度,你会发现中国很多中西部的五六线城市都极具投资价值,因为房价基数低,而当地收入也还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