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平平淡淡的周末,今天刚刚过亿的大盘还不到国庆的三分之一,对影院经理来说,这种门庭冷落的景象已经维持了一个月。
消极沮丧的情绪在蔓延,有一组大盘图片在朋友圈疯传。
2012年电影院3600家,单日票房2488万,2013年电影院4400家,单日票房3189万,2014年电影院5500家,单日票房4381万……2018年电影院超10000家,票房3225万。
在过去的6年里,电影院数量越来越庞大,但单日票房却经常被打回原形。
还有一组数字,在过去的10个月里,关停影院接近300家,意味着每天都有一家影院倒闭。近三个月内因营业调整等原因,没有票房入账的影院已经多达2100家,占全国影院总数的五分之一。
票房不行、影院无入账甚至倒闭,电影院市场难道真的弹尽粮绝,到了濒临崩溃的边缘吗?
在搜集大量数据并采访了多位行内人士之后,我们发现了实际情况并没有外界所渲染的那么严重。
真实情况主要是以下五点:
1. 电影院没有倒闭,相反依然在新兴市场机会的推动下,不断地增长,截至10月31日,今年新开影院达到了1100家,对比300家倒闭的,抵消后还有800家的增长。
2. 在过去的这些年里,中国影院数迅速扩张,抓住的是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机遇,影院的开店逻辑是寻求市场空白。去年影院突破4.5亿块银幕时的数据是,对应成熟的海外市场我们每1.8万人拥有一张银幕(仅以城镇人口计算),北美是每8000人拥有一张银幕,两者之间还有一倍的差距。而目前中国的城镇化率为58.5%,这意味着,县城以下数亿居民可能一年到头还没看过一次电影,而在广阔的四五线城市,依然还没有完全被影院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