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圈鄙视链”的本质是什么?

娱乐
2018
12/24
03:38
Sybil
分享
评论

t01b76d58286b7f4311

音乐圈向来不乏高姿态的批评家。

实际上,在音乐消费者中,也常年存在一条“音乐消费鄙视链”,无论音乐地区、流派、乐器、唱法,都成为乐迷们秀优越的方式。

无处不在的音乐圈鄙视链

有人曾总结出“史上最全音乐圈鄙视链”,将“鄙视链”这一令人哭笑不得的怪诞现象梳理得十分明晰。

A.音乐地区鄙视:欧美>日本>韩国>港台>内地>东南亚及其他地区;

B.音乐流派鄙视:古典>爵士>摇滚>民谣>电音>流行>说唱>凤凰传奇;

特别地,每个流派内部还存在“链中链”,以民谣为例,大概是:李志/周云蓬>赵雷>好妹妹>宋冬野;

C.音乐专业鄙视:作曲>指挥>管弦>民乐>声乐>音乐教育>音乐学;

D.乐器鄙视:钢琴>小提琴>中、大提琴>管乐>打击乐(嗯,特别是三角铁);

E.唱法鄙视:美声>民族>流行。

“音乐圈鄙视链”的本质是什么?

抛开学院派内部的“互相鄙视”,圈内比较分明的“鄙视共识”主要是以下两种:

1. 学院派对于野路子的轻视;

2. 音乐流派、地区间的鄙视。

在学院派看来,一些非专业出身的音乐人之所以能够得到乐迷热捧,很大程度上是靠运气、靠营销而非实力,古典乐是他们的最爱。同时他们宣称,许多流行乐是不入流的,无法称之为经典。学院派往往是高雅艺术的代言人与布道者。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音乐圈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中国科技快讯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巨头们依旧占据着资本、渠道等资源,但是内容上却已经失去了把控全局的实力,新贵们以相对较小的资本、内容体量闯荡江湖,掀起了一股新浪潮,但无法迅速建立起自己的山头。
娱乐
这些在社交媒体上发酵出来的热词,像工业流水线一般正在被迅速地谱词成曲,像病毒一样被各大音乐平台传播开来。
娱乐
站在理的角度,他们无法听之任之盗版资源的泛滥,站在情的角度,他们亦无法割舍能够看到世界的窗口。
娱乐
互联网和社交网络是亚裔年轻人的机会,他们越来越懂得如何抓住机会,向行业、向世界发出声音,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甚至推动全球主流文化的转变。
娱乐
字幕组,一个在“灰色地带”不断试探的神秘组织,却能因其独特的内容生产链达成极高的“国民需求量”。
娱乐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