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合格证遭抵押成行业潜规则
中消协约谈20余家车企 明确企业对于经销商行为不能免责
本报讯(记者 王薇)3月9日,中消协在京召开“2015年汽车投诉情况发布暨合格证抵押问题公开约谈会”。针对近一阶段,消费者在购车后发现汽车合格证被经销商抵押融资,造成不能上牌照、无法合法上路的问题,邀约20余家车企进行公开约谈。中消协表示,“购车获得合格证是消费者的应有权利”,汽车经营者必须予以保障。对于这种潜规则,中消协正在着手汽车合格证诉讼问题的研究。
去年受理汽车产品投诉同比增三成
昨天,中消协发布的《2015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汽车产品投诉统计分析》显示,2015年度,全国消费者协会投诉与咨询信息系统共录入受理汽车产品(含零部件)投诉18863件,同比增长31.18%。其中,产品质量、合同争议和售后服务问题等投诉占投诉总量的70%以上。
统计报告中还列出了六大汽车投诉热点和难点。一是车辆合格证抵押问题成为行业潜规则;二是汽车消费领域出现“三倍赔偿”成功案例;三是同一质量问题屡修不好困扰消费者;四是“三包”期内免费项目收费维修;五是签订购车合同后经营者不履约;六是车辆自燃索赔难,消费者维权证据至关重要。
汽车合格证被抵押 新车变“黑车”
这些消费者的汽车合格证出了什么问题呢?汽车合格证是消费者汽车挂牌和购买保险的有效凭证,没有合格证就不能正常挂牌,部分险种也不能生效。中消协表示,车辆合格证不具有财产属性及权利内容,但在现实中,市场却普遍存在以“车辆合格证抵押贷款”的融资模式。汽车经销商与金融机构签订协议,或者汽车经销商、汽车制造商与金融机构签订三方协议。汽车经销商用车辆合格证在银行抵押贷款付购车款,卖出车后去银行解除抵押赎回车辆合格证。如果因汽车经销商挪用消费者购车款而不能赎回合格证,消费者正常上牌照等权利就无法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