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商报7月15日报道 假如十多年前有人把“汽车强国”与中国相联系,一定会遭到公开地嘲笑,认为是痴人说梦,但是在中国连续七年成为世界第一汽车产销大国,并遥遥领先于第二位的美国后,由“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却成为中国汽车界挂在嘴边的口头禅。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汽车年产销量由20多万辆暴增至2400多万辆,无可争议地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全世界的汽车公司全都来到中国寻求发展,大众、奥迪、通用、日产、现代、起亚、标致雪铁龙,奔驰、劳斯莱斯、捷豹路虎、保时捷、宝马7系等一大批品牌,在华销量均超越其本土,成为它们全球第一大市场。
然而,如今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拥有数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天宫漫游,蛟龙探海”,而中国汽车守着自己家门口的大市场,“汽车强国”却依然还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究竟是什么阻断了中国的汽车强国梦?
一直以来,汽车管理部门把中国汽车业发展缓慢的原因归结为“散乱差”,就是说,中国汽车企业太多、太乱、太差,因而采取严格审批制度,说到底,就是不喜欢竞争的市场秩序,希望一切都在他们划定的框框内“有序发展”。多次扬言,除“三大三小”外,一个轿车项目都不批,其结果就是把本土企业、自主品牌排斥在外,只允许合资企业发展,将中国大好汽车市场拱手让与合资公司,亦即成为跨国公司品牌的一统天下。
中国汽车业,特别是自主品牌的发展,是在2002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汽车管理当局放松了禁入门槛,短短15年间,汽车年产销量由不足200万辆,激增至2400多万辆,创造了空前的市场奇迹,更重要的是一批自主品牌企业,如奇瑞、吉利、长安、长城、比亚迪、江淮等,也在高速发展的市场上迅速成长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