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预测预报,弥足珍贵!防灾减灾应急,刻不容缓!
9月5日12时52分发生在中国四川泸定县的6.8级地震,12时56分发生在四川石棉县的4.2级地震,以及9月5日5时57分发生在阿富汗地区的5.1级地震,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官方披露的相关灾情及救援动态,再次让无数人的心情难以平静。自然灾害的巨大破坏力,防范备战的紧迫性与必要性,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被“敲黑板”“划重点”。
在地震预测预报领域,不少人付出了艰辛努力。这其中,中国地震研究学者、地震新学说建立者、世界生产力科学院院士全睿娴的地震研究与发现,尤为特殊。全睿娴在2022年8月27日21点39分发出了对地震预测的研判,指出,种种迹象表明,一场超7级高可达8.2级的破坏性极强的内陆地震正在酝酿中,目前地球内部极其活跃的范围在东经0度至120度,北纬约在30至60度之间,极有可能在我国的四川、重庆、云南、西藏、青海的范围内,最有可能发生在四川与重庆交界处,发震时间越延长震级就越高,破坏性就越强,短可至24小时内发生,长可至一至三个月内。波及范围,长江沿线市县尤其是重心不稳重力不平衡,有破坏性开发的地区(含油气田,矿产,大型水库等),希望有关部门密切关注并做好应急准备。
事实很快证明了她的预测结果,也折射出她在地震科学研究领域的探索形成的系列方法经得起检验,有助于地震科学事业创新发展。
多年来,像这样锁定地震发生时间、地震区域、震级等例子,对全睿娴来说很多很多。通过网上检索,可以清晰查看到全睿娴关于地震研究与预测的大量信息。
对于地震预测这个世界性难题,全睿娴能够取得突破,跟其深入的研究及迥异常人的思维方式是分不开的。为寻找、甄别、总结地震的前兆现象,她研究了大量地震、气象等基础资料,并注重收集和分析天空的云彩变幻、春夏秋冬的气候,地形地貌,河流、湖泊、大海的异常变化,以及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等,建立了资料翔实的数据库和系统信息处理模块。她表示,天空中的云彩尽管变化无穷,但有着自身的规律和特征,跟地球的运行以及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通过相关研究和判断,再综合气象科技、卫星监测、观察点数据传输、网络空间等信息依托,就能够科学把握住其中的规律,在地震预测方面开辟新路径,实现新突破。
20多年来,全睿娴担纲完成了涉及地震预测、气候异常变化、雾霾成因、页岩气页岩油等一系列自然科学课题。2018年1月,她的地震预测创新案例入选国家发改委《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路径与案例研究》课题成果,为地震预测和防灾减灾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