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监管科技公司?《经济学人》认为欧洲可能代表了未来

创投
2019
03/30
07:30
好奇心日报
分享
评论

过去一周,两条来自欧洲的新闻再次登上科技媒体的头条。首先,欧盟反垄断机构再次开罚 Google,金额达到 17 亿美元,以惩罚 Google " 妨碍广告市场竞争 " 的行为。紧接着,欧洲议会通过了一项关键的版权法修订,要求内容聚合与分享平台加强版权保护,从而在平台与内容生产者之间更 " 公平 " 地分配利润。

这让英国杂志《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3 月 23 日发表的封面文章显得恰逢其时。文章用了一个直白的标题:《为什么大公司应该害怕欧洲?》(Why big tech should fear Europe?)

一直以来,科技业的重心和未来都在美国。硅谷是全球科技创新的发动机和印钞机,科技巨头产生的副作用也往往在美国最先暴露,比如美国国会去年围攻的 Facebook 用户数据泄露丑闻。

但近些年,随着欧洲在反垄断、隐私保护等领域采取一系列激进政策,比如对 Google 接连开出的天价罚单和去年通过的《通用数据保护法案》(GDPR),人们开始关注欧洲的科技业治理模式。这类监管框架具有示范效应,影响着 " 数据由谁所有 "" 利润如何分配 " 这些大数据时代关键问题的答案。

尽管欧洲的官僚体系背负恶名,但在科技业,欧洲比很多人想象的更有话语权。

在《经济学人》看来,欧洲在科技公司的监管上具备一些先天优势:五大科技巨头有四分之一左右的营收来自欧洲;新兴国家对欧盟标准实行拿来主义;独裁统治的历史让欧洲人对隐私问题更为警觉;欧洲监管者较少受到美式游说集团的左右,司法机构对经济的理解更与时俱进。此外,欧洲确实没多少拿得出手的科技公司,但这也塑造了更为客观的立场。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中国科技快讯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3 月 25 日晚间,万科公布了 2018 年报。全年实现营收 2976.79 亿元,同比增长 22.55%,其中第四季度单季破千亿,实现营收 1216.57 亿元,占 2018 全年营收近一半。
创投
28 日,博鳌亚洲论坛 2019 年年会正式开幕,此次的主题是 " 共同命运 共同行动 共同发展 "。
创投
多家媒体报道称,滴滴金融服务于近日上线了一站式 " 网约车金融 " 服务平台 " 全桔 " 系统。
创投
一个常年与快递打交道的电商工作人员,因紧急情况使用了京东的快递服务。
创投
3 月 21 日晚,阿里巴巴旗下营销平台聚划算宣布全面升级为 " 阿里集团品质惠经济战略窗口,全球消费者品质惠生活首选购物平台 ",未来要孵化 1000 个全球产业带,引爆 30000 个品牌,为满足消费者的新需求持续升级供给侧。
创投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