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走了,这个时代最后一位武侠大师走了”。
根据港媒报道,金庸今天于香港逝世,享年94岁,这位曾经写出了《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笑傲江湖》《倚天屠龙记》等诸多脍炙人口作品,见证了香港电影黄金时代的大师,离开了挚爱他的书迷和影迷。
在那个被金庸古梁所统治的时代,江湖不再是书中的臆想,而是有血有肉的乌托邦王国。在他笔下,有家国大爱,有儿女情长,以及哲学主义般的宿命轮回,曲折离奇的故事和精巧的结构,让后辈们纷纷效仿。
他的伟大之处在于,他让“侠”文化不再是小众赏玩,而是成为了世界理解东方哲学的一部分。回顾一下金庸的一生,也是侠客的一生。
错失外交官,冥冥之中的“武侠”之缘
金庸本名查良镛,出生于浙江海宁,祖上是名门望族,但是在他出生前家道就有些中落,虽然不善经商,但是家中藏书无数,年少的金庸就很痴迷于阅读,在别的孩子出去玩耍的时候,他就静静泡在书房里,一坐就是几个小时。
1937年,日军开始全面侵华,金庸家的宅邸也在战火中被夷为平地,母亲和弟弟都在战争中死亡,目睹了山河破碎的他,便立志成为一名外交官。1944年,金庸考上了重庆中央政治大学外交系,但是目睹了国民党干部的种种不堪作为后,他奋起抗议却遭到开除,外交官的梦想从此幻灭。
和很多对当时腐败政府失望的学生一样,金庸开始试着从文字领域进行发声。1946年,《大公报》刊登招聘启事,他凭借超群的才华入选,从杭州去上海生活做翻译的这两年,金庸业余最喜欢的就是去电影院看电影,尤其独爱“天一电影公司”旗下的《女侠李飞飞》、《义妖白蛇传》和《梁祝痛史》等古装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