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车的人买车 容易听哪些谣传?

用车
2016
05/12
10:33
车维修
分享
评论

有人说,国内的汽车市场还不成熟,具体表现在跟风买卖、流言以讹传讹、营销高于产品本身等等。这不是,网络上有人总结出国内买车几大傻现象,看看会不会躺枪。前九条来自车域无疆:

1、不自量力

囊中羞涩却硬要有面子,为了VW神车标挨宰也认了。梦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有车是出入方便,但没车一样可以公交地铁,没必要为了面子买一辆超越经济实力的车。这类人有个明显的特征,提着个哎呦喂(LV)挤公交地铁,人一多还抱怨,呀~~~~你都挤我包了,嫌挤你倒打车啊。

2、宁信邻居、亲戚,不信专业评测有这么一种人,谈起车来的时候就跟奇葩大赛似得,满嘴都是我邻居说、我亲戚说、我身边人说,就是不信评测数据。在这种人眼里汽车之家、易车那都是渣、是屌丝和没车的穷人才上的网站,却将“亲戚”和“邻居”奉为神明,这类人不少都是神车党,满口的邻居说钢板薄厚,后防撞梁,日系不安全神马的,你这么迷信邻居说的话,隔壁老王有天要说“约么?”是该答应呢还是该答应呢。 

3、犹豫不决,就等更优惠

汽车和电子产品一样,一买就贬值。降价,一直是国内车市主题,但最低价不是每时都有,该出手就出手,早买早享受。有些人对此纠结犹豫,总想等更优惠,天天问优惠这么多值不值。这就像买股票,总想等更高点再抛,既然很少有人能抛到最高点,那也少有人能买车买到最低点。与其老是犹豫,倒不如把心思花在其他方面,如学一门技术,比如挖掘机、瓦工什么的。多一门技术傍身,就是多一份职业保障,买神车就没有这烦恼,买车后免费赠送汽修证。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买车 新手 谣言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中国科技快讯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作为有车一族,我觉得首先鞋要好,和地面的摩擦力要大,鞋底还要厚,要左右轮换着踩,不然就会一脚高一脚低。但是最好还是换个刹车皮,虽然是自行车,总用 脚也不是个事啊。哈哈..
用车
8日,一则重磅新闻在国庆假期回归后的第一个工作日被爆出,那就北上深等多个一线城市发布了关于网约车的细则草案。这真是给出行领域增添阵阵寒意啊!要对网约车进行数量监控,不仅需要司机考取证书更是对户籍进行了限制;令大家关注的还有车型的把控,必须比传统出租车汽车要好。如果按此规定实施,不知网约车是否还能生机勃勃?今天FellowData就为你独家解读下网约车新规细则以及它可能将会带来的市场变动。
用车
随着雨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车辆涉水的问题,身边不少小伙伴都问我:“身边人告诉我,排气管不能泡水,否则伤发动机,还容易熄火,这是真的么?”对于这个争论已久的问题,其实之前我也曾有过质疑,直到公司组织的一次驾驶培训,我才知道,原来传说都是骗人的!其实排气管泡水/进水和熄火、伤车压根没关系!
用车
芳芳(化名)是一名普通的打工族,深夜下班,她使用手机打车软件,在武昌区叫了一辆滴滴快车。岂料上车容易下车难,之后的4个小时对于她来说,犹如人生噩梦。
用车
为了能更好的让驾驶员控制车速,保证行人的安全,我们在住宅区内、学校周围、医院里和大多数人流密集的地方都能看见减速带的存在。减速带是黑、黄两色相间,略有坡度的安全设置。对于减速带的存在,很多驾驶员不以为然,其实长期以不正确的方式经过加速带,对车辆的影响极大,有可能会给车子带来“暗伤”,导致车子更早出现杂音、松散感。
用车

相关推荐

1
3